智库

没了这些“法宝”,网络综艺还能继续“爆红”吗?

人民论坛网 · 2019-06-18  阅读量:633

 近几年网络综艺迎来了发展的高速期,各类节目“热闹非凡”。美食、竞技、推理、体育、偶像养成、访谈、科技、街舞……这些节目既涵盖街头巷尾等公域场景,又涉及厨房衣柜等私域景观,既展露节目人员舞台表演等前台动作,又曝光其卧室言行等后台行为。总之,一切皆可娱乐已成为网络综艺节目的绝妙注解

  而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一些节目单纯追求点击率、内容低俗,一些节目为留住明星嘉宾不惜一掷千金,一些节目单纯复制个别成功案例,内容极度缺乏原创⋯⋯在看着各类爆红的网络综艺嘻嘻哈哈的同时,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冷静审视,理性思考。

 

 

一场视觉奇观背后的繁荣与疯狂

 

  近几年,娱乐节目出现扩张风潮,播放量与之狂飙。目前网络综艺的产出数量几近疯狂,多个节目不断刷屏乃至出现了现象级的节目。据《2018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网络综艺从2017年的197档快速上涨至385档,据《2018腾讯娱乐白皮书·综艺篇》显示,2018年21档网络综艺播放量突破10亿,较2017年大幅增长61.5%,2档播放量突破50亿。这些网络综艺制作日益精细化,制作成本超千万乃至上亿的比比皆是。多数节目以娱乐化为主,出现了明星“霸屏”和“污”段子现象,“星+性”成为许多综艺节目的“标配”和吸睛利器。

  名人化运动也在扩大着节目影响力。“在充斥着媒体奇观的时代,名人也成为被制造和掌控的对象,他们成为媒体文化的偶像式符码和日常生活中的众神。”全媒体时代,优酷、腾讯等网络平台身兼平台商与内容商,其利用节目和平台的影响力,不断将名人、网红、段子、表情包等流行元素穿插混搭,通过将素人包装成明星、将明星打造为巨星的方式,增强粉丝的黏性,扩大节目的影响力,推动网络综艺奇观的持续膨胀。为快速聚集公众注意力,网络综艺节目77%依赖明星、80%依赖国外模式,“明星+范例”的双重保险足以生产多种明星话题。

  网络综艺跨领域的影响急剧扩大。全媒体时代,网络综艺在类型、数量、情景、舞台的变幻中令人目不暇接,视觉化冲击也越来越强烈。通过全媒体的渗透,公众的交流方式、言语表达、话题讨论乃至行为习惯等都深受网络综艺的影响。比如,源自网络综艺节目的“freestyle”“pick谁”等一经播出,就立即在公众的生活中得到了高频使用,“转发锦鲤杨超越”还引发了大规模的网络祈福现象,而由《明日之子》《创造101》等引发的“培养偶像”“一夜成名”等话题更是成为整个社会关注讨论的焦点。

  与此同时,大批粉丝的参与,自主生产了更多的奇观。特别是在偶像养成类节目中,公众既可通过网络投票、发起弹幕、制造微博热搜等方式为偶像呐喊加油,也可通过组织购买商品、加入会员等方式为其刷取数据流量,将偶像一步步从素人培养为明星。最终,偶像的养成变为了公众自造的奇观,它给予了公众极强的情感体验和满足。对资本而言,自造奇观也因成本低廉备受其推崇,从而推动网络综艺奇观的进一步扩散。

 

“有意思”和“有意义”,网络综艺该如何平衡?

 

  网络综艺奇观有着一定的价值依据,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因而也就有其存在的合逻辑性。但是,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网络综艺必须认清其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正视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满足用户需求的“有意思”,引领社会价值观的“有意义”,网络综艺该如何寻求两者间的有效平衡?为此,我们需要冷静审视网络综艺存在的问题。

  为了维持注意力经济,保住收视率,一些网络综艺过度娱乐,弱化价值引领。娱乐是综艺节目的特质,但娱乐化则是失度,其表现就是过度娱乐。一些网络综艺节目常常进行娱乐化过度演绎,或是在情节设置上生硬地编排冲突,或是利用后期剪辑掐头去尾,强行制造矛盾。一些节目甚至将严肃议题也进行娱乐化处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非但没能得到正视,反而被过度娱乐所遮蔽,影响了公众的判断。娱乐的目的是为了增添节目的看点,提高资本的利润,这种逐利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过度的娱乐化则逾越了边界,暴露了其价值内涵的浅薄与匮乏

  更有一些网络综艺以“污”为趣,弱化品味格调。主持人和嘉宾随意爆粗口,隐晦使用黄段子或者性暗示话语。这种话语表达方式,活跃了节目气氛,却降低了节目的品味格调,有些节目或公开的“污力满满”,或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不断刷新尺度下限。网络综艺既是公开传播,就应遵循传播的伦理规范,履行社会教化的职责。走以“污”为趣的节目路线,必定是以牺牲节目质量为代价,将资本的逻辑凌驾于文化的逻辑之上,以市场的流量取代公众的口碑,异化文化产品的格调,导致节目品味的庸俗化

  综艺上来看,网络综艺数量急剧扩张,与数量快速扩张不相称的是,网络综艺节目的质量并未得到大幅提高。国内网络综艺节目还难以摆脱过度依赖、抄袭乃至盗用其他节目版权的窠臼。一方面,网络综艺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许多综艺节目出现了“撞题”现象,显露出网络综艺节目差异化创新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网络综艺的本土化创新仍然不够。公众对一些综艺“土创”“土偶”的揶揄调侃,既是对国内节目版权、制作等方面创新匮乏的诟病,其实也暗含了他们对本土节目“怒其不争”的慨叹和期盼。

  “闹”、“俗”、“抄”,网络综艺没了这些“法宝”,还能继续爆红吗?实现“有意思”与“有意义”的平衡发展,是网络综艺困中求变必须思考的问题。

 

有“高级感”的网络综艺

 

  什么样的网络综艺有“高级感”?答案或许在这两个字:文化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满意度更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类综艺和具有文化要素的综艺节目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影视导演张黎直言,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如果大家都觉得“冰淇淋和麻辣烫”讨巧,都去生产那些,那么这个市场的供给显然不均衡,而观众也可能会吃得“拉肚子”。多年以后回过头看看,往往最终影响大众的,还是那些有助于心灵成长和人格提升的作品。

  2016年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推动了国内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潮。借着“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怀”“台网同标”等利好政策,文化类综艺节目在2017年出现了井喷,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据统计,2017年约有50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播出,2018年突破了70档。《见字如面》《朗读者》《上新了·故宫》等节目相继涌现,实现了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从“高冷”向“亲民”的发展。业内人士指出,在日益扩大的市场中,文化类综艺的崛起是人们向着传统文化、精神需求的必然回归

  “爆款”的综艺节目可以依靠明星、话题、环节等新鲜性要素迅速获得超高点击量,但要获得用户的持久关注,唯有依靠打动人心的文化力量。文化产品深入人心不是靠喧闹的形式,而是靠深层的价值内涵。(来源:人民论坛网)

【监制:马旭心 编辑:振伟】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技术支持:山西省忻州市创正铭璐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24小时服务电话:0350-8500677
联系我们:0350-8500677
商务合作:18035020666 微信:MML0666
投稿邮箱:china.xinwen@163.com
工作机会:随时高薪欢迎商务运营精英、稿件采写和编辑高手、视频拍摄和制作精英、技术创新精英入盟发展(此信息长期有效)
常年法律顾问:马占山 赵晋龙
备案号:晋ICP备190037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