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你我

吴晶妹教授:建议探索信用监管“三维联动”模式

新华信用 · 2019-06-14  阅读量:580

核心提示: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新机制。这是继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信用监管再次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标志着市场监管新机制正在加快构建,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日,记者就信用监管话题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学科带头人吴晶妹教授。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新机制。会议指出,加强信用监管是基础,是健全市场体系的关键,可以有效提升监管效能、维护公平竞争、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这是继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信用监管再次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标志着市场监管新机制正在加快构建,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日,记者就信用监管话题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学科带头人吴晶妹教授。

记者: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把信用监管摆在突出位置,如何理解这一重大部署?

吴教授:信用监管体制基本健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目标之一,当前信用监管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说明信用监管已逐渐被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之中,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用监管的目的与实质是在法律与道德之间构建清晰明确的社会运行信用规则,按着这些新规则,调节社会资源,进行社会治理,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记者:与传统监管方式相比,信用监管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教授:传统监管以事前审批为主,主要弊病就是注重事前审批、不注重日常监控和跟踪。同时,大量的现场检查需求与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长期存在,致使监管经常出现漏洞和覆盖不到的地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监管成本很高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信用监管以信用信息的记录和归集共享为基础,可以把事前审批、事中检查、事后处罚等管理通过信息化和数据化方式、以固定的信用管理流程记录下来,实现从对监管对象具体行为的监管转向对该主体诚信度、合规度、践约度的综合监管。

信用监管的优势在于电子化、数据化、流程化,可以分类、预警、有的放矢,更加客观、公正、有效率,是我国行政管理水平的一次集中提升。

记者:开展信用监管需要具备哪些基础条件?

吴教授:信用监管建设需要两大基础条件:一是法律法规,二是公共信用信息整合与应用。其中,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建设是开展信用监管的依据性支撑,公共信用信息的共享互通与公开透明是开展信用监管的技术实现性支撑。

信用监管是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的创新性安排与突破,特别需要法律法规以及制度性支撑。同时,创新的信用监管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下的一个行政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和体现,所以特别需要符合这个时代特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公共信用信息的整合与应用是这些特征与趋势的集中体现。

这两大基础条件是慢慢建立起来的,信用监管制度与机制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信用建设是长期的、艰巨的,信用监管必须是长效的。

记者:当前开展信用监管存在哪些不足?

吴教授:目前信用监管存在着两大不足:

一是监管内容维度单一。信用是获得信任的资本,由诚信度、合规度、践约度三个维度综合构成,信用监管应该是对三个维度综合监管,但目前信用监管主要集中于合规度监管,即对监管对象遵守行政管理规定、行业规则等情况进行监管,对诚信度和践约度的监管缺位,监管对象的诚信素质、精神和意愿以及遵守交易规则、履约践约情况等在信用监管中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相关信用信息也较少被记录、归集和应用。

二是监管环节脱节。现在很多地方和部门在信用承诺、信用分类监管、联合奖惩等方面推进力度较大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这些工作尚未有效联动起来,事前、事中、事后环节存在脱节的情况。例如监管对象在事前审批环节的信用承诺和践诺信息未得到有效归集,其诚信精神意愿等诚信度状况未得到有效记录和反映,监管对象是否主动承诺以及践诺情况好坏等并未影响到其在事中“双随机”检查中的被抽中概率。

针对上述两大问题,建议探索信用监管的“三维联动”模式,以三维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应用为基础,以三维综合信用评价与分类为支撑,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流程联动。

记者:信用监管应从哪些方面发力?

吴教授:信用监管建设应从组织机构建设、制度建设、职能建设、行政监督管理执行能力建设等方面发力,其中组织机构建设是重中之重,应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及职能,从全局出发协调各方利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按信用资本配置资源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人、有机构、有职能、有制度,这是最重要的。

创新的信用监管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措施与手段的落地实施等,都需要学习、创造与责任担当。当前最迫切的是加强对信用、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监管相关知识的学习。(来源:新华信用)

【监制:马旭心 编辑:振伟】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技术支持:山西省忻州市创正铭璐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24小时服务电话:0350-8500677
联系我们:0350-8500677
商务合作:18035020666 微信:MML0666
投稿邮箱:china.xinwen@163.com
工作机会:随时高薪欢迎商务运营精英、稿件采写和编辑高手、视频拍摄和制作精英、技术创新精英入盟发展(此信息长期有效)
常年法律顾问:马占山 赵晋龙
备案号:晋ICP备190037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