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你我

百企复工快速调查系列报告——制造业篇

新华信用 · 2020-02-24  阅读量:781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劳动学会和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信用联合开展农民工返城复工“百企”快速调查,针对深入受疫情影响的多个行业,选取代表性企业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百企复工快速调查系列报告》。

微信图片_20200223160403

忻视界客户端2月24日讯  据新华信用报道近日,中国劳动学会和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信用联合开展农民工返城复工“百企”快速调查,针对深入受疫情影响的多个行业,选取代表性企业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百企复工快速调查系列报告》。

制造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第一大产业。制造业承担着防疫物资生产和经济恢复的先行责任,在全国防控疫情取得初步成效时,制造业的先行复工至关重要。中国劳动学会与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信用联合开展的“百企”复工快速调查中,对全国100家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农民工返城复工快速调查,包括富士康、兰思科技、北汽集团、华晨宝马、中铁装备、中国建设、北京精雕、三颗树、大卫地板、汾酒集团、双星名人、华坚集团、振东制药、扶正药业、奇正藏药、东阳中信红木家具、美盈家具等国内外有影响的制造业企业,涵盖了制造业的主要行业,涉及农民工约百万人。

一、制造业中的大中型企业是复工的骨干力量、非公企业复工积极性较高

调查显示,制造业中的国企基本复产,复工率也在逐步上升,国企、央企充分着发挥排头兵作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生产经营稳定运行。例如山西汾酒已于2月10日启动酿酒生产,目前复工人数共计5500余人,是白酒行业第一家实现复工复产的企业,现正做好成装及后勤保障、物料采购、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全方位复工复产准备,预计三月可实现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华晨宝马于2月16日恢复沈阳工厂的生产,同时,为最大限度阻止病毒传播,华晨宝马制定了严格的防疫防控措施,细化班车安排、实施分餐制。依托华晨集团共享用工平台,调剂集团外部50人应急缓解用工紧张状况,调剂200人至一汽丰田天津工厂复产复工;北汽集团为保证订单生产已于2月10日全面复工,集中力量于2月15日前交付50台负压救护车,投入火神山、雷神山等医院疫情防控一线。

本次被调查的制造业企业中民营企业约占4/5,正在加快复产,但相比于国企,民营企业复工难度大、困难多,但复工主动性高,积极性强。目前对农民工返城后防疫管控约束性很强,多数人员还未能复工,形成民营企业当前复产多、复工率较低的局面。例如,国内出口高档酒店家具的美盈集团,由于其90多名湖北籍员工都被限制在湖北不能外出,临时招聘也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因此相关生产线开工率只有30%左右。此外,不少地方行业监管部门对企业复工复产审批繁杂,即使审批变备案,也还是有很多手续,据调查显示中,30%的企业都反映企业复工的门槛存在过高、过严现象。

民营制造企业复工关键在于一线操作工上。从2020年春节前的企业员工规模来看,被调查样本企业员工共计约100万人,民营企业一线操作工占员工多数。从各企业的内部员工结构来看,多数企业的一线操作人员占比都超过50%,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占比都在20%以下,一线操作工已构成了制造业企业复工的主力军。一线操作工复工率直接决定了制造业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

二、制造业复产企业增加较快,但员工复岗率还不能同步提升,处于“不对称”阶段。

调查显示,由于制造业企业组织化程度高、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较好,和疫情防控要求契合程度高,普遍率先复产复工。在诸多行业处于犹豫等待、徘徊观望之时,制造业企业充分发挥了复产复工先锋作用。

(一)制造业企业复产率接近70%。截至2020年2月17日,100家被调查样本企业中,有60多家企业已经开始复产。多个地方政府鼓励企业复产复工,并让有条件的规模以上企业带头。例如国内知名涂料生产企业三棵树在做到精准施策与科学合理防疫的情况下,于2月17日复产。从复产日期来看,多数企业从2月10日起已经开始复产,但仍然有39%的企业实际复产时间需要延迟到3月1日以后,延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地政府的疫情管控约束,也有少数是因为处于疫情高发、较高发地区。

(二)当前员工复岗率与企业复产率不成正比。从被调查样本的员工实际到岗情况来看,复产的企业中只有内蒙古阿里河华洋电工层压木公司、森赫电梯股份公司、浙江嘉泰工艺品公司、绥德县绥德汉食品公司4家企业的员工复岗率达到90%以上,占比为6.7%;而员工复岗率在50%以上的企业,占比也只有25%;75%的企业员工复岗率在50%以下。其中,企业已经复产但员工复岗很少的企业,占比为31.7%。从正在返城的员工数量来看,企业的复工率远远低于复产率,存在复产难复工的问题。例如浙江东阳中信红木家具集团已经开始复产复工,其中本地员工复工260人,外地员工一时难以到岗,目前生产线上主要靠当地员工复产,企业复工率只有38%,待外地员工复工后才能达到春节前生产规模;亚宝集团目前员工复工率只有不到60%,疫情严重区域人员、偏远地区人员都无法正常复工,对已经返城的员工要求居家隔离14天,短期内企业无法全面复产复工。

(三)从企业内部各类员工的复岗率情况来看,目前“倒金字塔”现象较多。被调查样本中,管理人员的平均复岗率为29.9%,专业技术人员的平均复岗率为24.3%,一线操作人员的平均复岗率为19.8%,一线工人的复岗率明显低于管理人员。例如徐工集团2月10日启动复工,但受疫情影响,徐工集团下属各公司在徐州市的供应链配套企业多数未能进入复工复产状态,主要是生产线上的一线员工缺岗多,造成生产线不能全面复产;三颗树集团17日有300多人复工,20日有近1000人复工。

(四)少数特大型企业用工量很大,各地返城人员差异性大、各地防疫要求不同,加之准备防疫隔离用房、口罩、消毒液、场地消毒、分批就餐等需要专门培训安排,不得不考虑部分复工、分批复工以及延后复工。例如,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的特大型制造企业,富士康郑州园区春节前用工量达20万人。为对冲疫情影响、尽快恢复产能,富士康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为保证员工返岗后口罩需求,富士康在深圳龙华园区首次导入口罩生产线,并于2月5日投产,预计2月底可达日产200万只,助力企业复工;为保证返岗员工隔离需求,富士康准备了可用于40000人隔离观察的员工宿舍;为帮助农民工返岗复工,在人社部门支持下,富士康启动接农民工返岗的“点对点”服务;为鼓励农民工尽快返岗,富士康不惜成本,推出“防疫返岗激励奖”,每人最高奖励5250元,吸引外地员工及早返岗复工。尽管富士康推出了一揽子助力复工的“硬核”举措,但是员工返岗情况仍不容乐观,目前返岗率不足20%。员工返岗的主要障碍在于:受疫情影响,多数乡村、社区对人员进出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制约了员工外出返岗。员工外出务工须开具健康证明,由于办理健康证明手续繁琐,且各地证明格式不一,影响员工到务工地入住,也给员工带来不少困扰。由于富士康郑州园区郑州市各县区以外员工约占员工总数90%,因而道路交通和客运不通畅也是制约员工返岗的重要原因;返岗员工还需隔离观察7-14天,因而返岗还不等于复工。由于迟迟无法恢复产能,富士康面临巨大的企业运营和订单交付压力。蓝思科技集团浏阳工业园区有11万员工,90%是外地员工,且有大量回族、土家族、维吾尔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农民工,目前浏阳工业园区复工率在82%左右,其他受各地防疫防控不同规定影响,预计三月中旬才能实现集团全面复工。目前全国范围内主要采取分批、分区域复工,重点疫情区域晚复工的措施来应对企业复工复产。

(五)目前,全国农民工输出地大都是非疫情高发地区(或轻微地区),但由于思维惯性,不少防疫“铁桶阵”还末破除,虽有超过20余个省市地区发文公告了开工复工时间,但部分地方仍然存在为“抗击疫情”封村封路,阻碍复工情况随处可见,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防疫管控程序多、“一刀切”等原因不得不延后复工。调查企业中,保定瑞鑫工贸公司反映目前由于当地复产复工审批手续繁琐,按照相关规定,企业复产复工风险高、责任大,因此目前还处于基本未复工阶段;山东一家纺织服装企业反映,外地员工返程后必须自行隔离14天,期间费用均由企业自身承担,包括防疫用工的口罩、住宿等费用,因此企业考虑到复工成本太高,只能延期复产。

(六)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复工难度大、复产延后。部分企业由于使用外地用工人员多,一下难以找到相当数量的隔离住房,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也准备不足,难以达到全面复工的水平。例如青岛双星鞋业由于外地员工较多,一方面部分外地员工由于防疫还未到岗,另一方面对于已经返程的外地员工,只能安排他们在家或者宿舍自行隔离。此外,双星鞋业还反映,由于这次疫情影响较大,企业复工后为缩减成本将减少正式用工比例,增加灵活用工。在此次疫情中,人才租借成为一种有效的快速复工模式,一汽丰田通过华晨共享用工平台租借了220名成熟的技能工人,保证了3月初准时复工生产。

(七)居家或者远程办公并不是制造业复产复工的主要形式。从居家或者远程办公的员工情况来看,已复工的制造业企业中,75%的企业已经安排部分员工居家或者远程办公,但接近90%的调查企业中,远程办公人数比例在40%以下,这表明居家或者远程办公并不是制造业企业复工的主要形式,这点与制造业行业性质也是相符的。比如华晨宝马2月17日已经开始逐步复产复工,从集团内部来看,管理团队主要以弹性工作制或者远程办公为主,但整车生产厂的一线员工主要还是以到岗生产为主,远程办公的形式并不能有效保证生产线的顺利复产。上汽集团表示视疫情发展并结合疫情管控要求,对复工安排分板块、分批次做出了缜密部署。对于符合疫情管控要求的科室,主管及员工2月10日起复工,并要求营销板块、房车公司同期复工,更好地支持市场一线;研发板块、职能板块结合岗位实际,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可申请居家办公;考虑到工人返程、集中生产的防疫风险,制造板块已于2月17日复工。

三、当前疫情对制造业企业复工冲击影响程度正在减弱,尤其是春节过后赶制防疫物资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证明了防疫与复工可以同时做到。

(一)尽管此次疫情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走势,但是目前对于制造业而言,疫情带来供需两端上下游产业链延迟性的短期影响不容忽视。从对100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来看,所有企业的生产经营都不同程度受到疫情的影响,其中54.35%的企业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表现为全员复工难度大以及产品市场需求降低,并且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原有水平。目前这些企业中一半左右均处于半停工状态,复产企业中的员工复岗率多数在30%左右。此外,约有一半的企业可以通过加班加点将产量补上,从而快速恢复防疫期间的短期影响。例如蓝思科技深圳工业园区2月10日已经开始复产复工,由于疫情影响,当前员工到岗率为80%左右,但这种影响只是短期暂时的,预计3月中旬企业复工率将达到百分之百,生产经营能够正常顺利开展,有望将产量补上。

此外,调查企业样本中接近70%的制造业企业2020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可预见的下降。接近90%的制造业企业由于疫情的影响推迟了正常开工,当前各地都给出了“不早于”的时间安排,但是不少地区的实际开工情况仍然取决于疫情的防控进展,复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鉴于疫情形势,企业员工的实际返工意愿也不一样,外出务工人员的返城复工还将有所推迟,再加上2周隔离时间,因此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返城复工时间要推迟到二月底,少数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复工相对滞后,疫情高发地区推后的时间可能更长。例如浙江东阳中信红木家具集团的省外员工很难复岗,回到公司要面临“重重关口”,阻力很大,因此这些员工原来所在的生产线都要延迟复产。

对于制造业而言,疫情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复工的延迟,同时由于疫情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中断等因素,也会给部分上下游供应链紧密关联的制造业企业带来短时间难以弥补的损失,如若不及时弥补,此种影响将会较长时间存在,并会造成由于经营不达规模而带来就业直接减少的负面影响。例如苏州大卫地板公司原料供给地在南美州巴西、秘鲁、圭亚那等地,按季按月供应板材,错过一季度再补就很困难,因此先鼓励就地就近的200名员工2月10日先复工,后续员工加入到苏州“专车”大巴接外地员工回厂复工行列。

(二)从复工对就业影响看,随着疫情的逐步减弱,企业用工会发生恢复性反弹,目前疫情虽然带来了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和用工减少,但同时也促进防疫物资等相关制造业企业生产扩张和就业增加。制造业多数企业(非医疗)由于疫情冲击遇到复产困难,以及员工返岗困难,70%左右企业表示目前在手订单只能维持在3个月以内,加之人工成本并没有多少同步降低,因此多数制造业企业对今年的经济形势以及本企业的经营发展都产生不乐观情绪。但从中期趋势来看,未来3个月内,多数制造业企业随着生产达标,用工需求也会同步上升,从调查来看,48%的企业2020年正月底仍然有招聘计划,接近70%的企业没有裁员计划,反而在自然减员后会继续补员,因此1-3个月内的制造业的劳动力需求将会出现70%以上的恢复性反弹,随着员工逐步复岗,制造业就业形势会基本稳定。同时从当前情况来看,由于防疫医疗物资现在供应紧缺,医疗及疫情防护性产品生产企业从春节过后就已经复工。例如,甘肃扶正药业科技公司生产抗疫产品(75%酒精消毒液、贞芪扶正胶囊)的生产线已经复工,并且在外地员工较难到岗的情况下,该生产线的员工复岗率也在70%左右。地处西藏,在青海、甘肃也都有工厂的奇正藏药,处于疫情轻的地区,订单量增加,500多名员工按原定2月10日已经复工;山西振东制药集团的复方苦参、防风通圣丸、藿香正气胶囊等防疫药品及银翘解毒胶囊等清热解毒药品在疫情期间需求急增,春节当日,部分员工仍然正常上班,加班加点生产药品,2月10日近2000名员工全部复工,继续大力生产,保障药品供应;山西亚宝制药集团为保障防疫物资需求,春节至今,200人全部轮休,满负荷生产。目前防疫物资公司订单相比其他行业较多,未来1-3个月,医用相关产品企业的用工需求将保持续上升,就业将会出现明显的增加。

(三)由于疫情对制造业中小民营企业短期冲击性较大,推迟复工、外地员工返城隔离期间,企业仍然面临固定费用支出,如隔离房租金、贷款利息等。同时,私营企业的资金链条已经普遍处于紧绷状态,比如塞牧羊服饰股份公司由于疫情原因,相关货款全部积压在武汉不能回复到账面资金,公司内部很多员工工资拖欠了两个多月,房租费用压力也较大,整个公司面临资金链条断裂风险。漠北草原食品公司也反映在疫情期间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产品积压造成的资金链条断裂,如果疫情发展不好转,也即将面临这样的问题。

(四)对制造业企业复产复工的影响,主要显现在招工难、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从当前情况来看,目前很多制造业企业面临招工难和复工难的“新两难”局面。很多技能要求较低的制造业企业由于订单积压或者资金链、产业链断裂的原因,大多数会直接延后复工、甚至关停,而技能要求较高的智能制造或者专业要求更为严格,大型制造业企业将会渡过难关,因此从长期来看,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旧两难”和“新两难”将会加剧二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如果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广泛性没有跟上,那么此种矛盾将会带来更为严重的长期影响,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少技能劳动力群体将会面临较高的失岗风险。调查企业中地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的制造业企业都陆续复工复产,农民工也期待早日返岗就业,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少复工企业招工难、农民工返岗难。调查中企业对限制劳务人员合理流入反映强烈,盼望当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就组织农民工集中返岗能协调一致。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区,采取“点对点’包车或专列等组织方式,集中组织农民工返岗复工需求较为迫切。

四、对症下药,有序推进制造业企业复工的建议

(一)推行数字化绿色健康证明。针对不少地方政府防疫前期的“严控”措施到目前防疫取得初步成效时仍在继续使用,需要复工的劳动力走不出去,直接形成先行复工的制造业企业的用工短缺困难,需要立即采取输出地发放“健康卡”等通行证,推行数字化管理,建立健康互认工作,帮助回家过年期间未发生“新冠”症状的劳动力有序复工。例如杭州“健康码”启用以来,每日访问量突破千万人次,目前已累计发放“健康码”超820万人。这一模式迅速推广至浙江全省11个地市,全国其它地方也可借鉴。

(二)采取定制化交通服务。就业输入地应积极采取“包车、包机、包专列”等有效办法实现“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给农民工返城复工提供安全、便捷条件,使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基本得到满足。例如,北京精雕集团组织员工在一起搭乘自驾车,实现200多农民工技工点对点返城复工。目前多地还提供了定制化公交服务,浙江东阳中信红木家具集团为省外分公司的返程员工定制“专车”复工、北京公交集团为陆续复工的企事业单位外地返城复工人员提供定制公交通勤服务等。

(三)简化复工手续,取消不合理审批,建立备案承诺制。例如,广东佛山出台取消以疫情防控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审批、备案等行为,企业复工复产无需批准、无需签订承诺书,不得要求返岗员工提供健康证明。但由于各地方政策不同步,造成上下游供应链复工时间不同所带来生产受阻,特别是即便达到复工标准,但由于员工不能实际到岗造成复工困难。被调查样本中的部分企业表示复工后,将会采取和员工抱团取暖来克服生产运营成本上升的困难,比如北京金漆镶嵌公司、廊坊礼谊印刷公司等。

(四)政府和企业合力解决口罩等防护物资缺口和隔离措施。针对有能力、有措施能够保障防疫和复工“两做到”的制造业企业,可实行复工“政府指导、企业自定、部门服务”的原则,鼓励企业创造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尽快缓解企业用工短缺。从被调查样本企业来看,在复工准备过程中,50%以上的企业在体温计、消毒液、酒精、喷雾器等储备方面都准备较为充足,但仍然有55%的企业在口罩储存方面存在困难,“一罩难求”依然十分严峻。对此,佛山市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中表示,对于企业需要解决防控物资的政府承诺解决。此外,从外地返城员工的隔离方式来看,调查企业中只有12.9%的企业会在外帮助员工提供隔离宿舍,82%的企业并没有采取相关的帮助员工采取隔离措施,这与当地的政府主导的隔离政策相关。

(五)确保优惠政策覆盖到位、落实到位。不少针对企业复工的多种优惠政策已出台,帮助制造业企业先复工、先落实、先受益,率先恢复产能、降低成本、减少损失、增加收益。通过国家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缓交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一般可减少复工人员用工成本约25%左右,能够有效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但相关政策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快加强,以确保尽快落地见效,使每户参保缴费的企业都能享受到政策红利,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燃眉之急。从100家被调查样本企业来看,九成以上的企业目前暂未得到与疫情相关的政府税费减免、贷款贴息或者降息、失业保险返还、减免房租等优惠,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中央及地方都已经在税收、社保、金融等方面都出台了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平稳发展的相关优惠措施,只是落实到企业受益有时间差。但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反映当前出台的相关政策存在“同一”性,较缺乏对制造业中小企业具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

(六)针对不少地方和企业“放大招”吸引农民工复工,似乎招工难初步显现,技工更是短缺的现象,要鼓励企业加强对农民工人文关怀和技能提升。尤其沿海地区的“制造之都”要将提高农民工技能做为吸引农民工的重要法码,鼓励多劳多得和技高多得,使农民工大多数成为技工、优秀的成为技师,从根本上缓解“招工难、技工荒”问题,补齐技工长期缺少的短板,也使近年来快速上升的劳务派遣价格回归到合理的水平上。例如,调查中,用工量大的企业招一个农民工复工补助二、三千元,实际是对劳务派遣用工转让费由人均千元飚升到人均四千元的直接对冲。复工企业受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大力扶持渡过困难期,也要化危为机运用市场“看不见的手”助力企业转型,从人力资源开发转向人力资本提升,为战胜疫情后提升农民工技能创造竞争力。

【监制:马旭心 编辑:振伟】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技术支持:山西省忻州市创正铭璐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24小时服务电话:0350-8500677
联系我们:0350-8500677
商务合作:18035020666 微信:MML0666
投稿邮箱:china.xinwen@163.com
工作机会:随时高薪欢迎商务运营精英、稿件采写和编辑高手、视频拍摄和制作精英、技术创新精英入盟发展(此信息长期有效)
常年法律顾问:马占山 赵晋龙
备案号:晋ICP备19003744号-1